全员参与,攻克血液循环难关 二维码
64
发表时间:2019-09-03 00:00来源:生物组 全员参与,攻克血液循环难关 《血液循环》这一节内容属于上半期的重难点,其中心脏的结构图、血液循环图是半期考试识图题的主要出处,为了让同学们掌握这部分内容,生物老师们采用了各种形式,多方位的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这一内容。 一、填结构名称 小部分学生通过上台填写的形式,加深对心脏结构的认识,大部分同学在台下以“评委”的身份,通过检查别的同学的填写结果,来验证自己的掌握情况。 二、充当青霉素的“搬运工” 血液循环路线对同学们来说是一个难点,为了帮助同学们理清血液循环路线,老师们让同学们利用名帖来演示出打针或者输液的时候药物到达伤口的路线。台上的同学需要全神贯注,思路清晰,台下的同学抱着“纠错”的心态,也都基本全神贯注,这就比老师自己描述的时候,同学们的集中度要高得多,这样就基本上可以让大多数同学理清血液循环的路线。
三、绘制血液循环简图 如果前两种方式学生的参与面较小,那么绘制血液循环简图就是全员参与的了。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画图或者参照图片画图的方式,再一次认识血液循环路线和心脏的结构;通过标注图中的各个结构,达到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 上交的作品大致分三类: 第一类:敷衍了事型 这一类同学完美的把自己对这部分知识的不熟悉暴露在了老师面前,让老师在后续工作中能够更加的有的放矢。
第二类:在参照教材或者练习册上的原图的基础上,自己填上结构名称 这一类的同学基本上掌握了结构名称,在以后做识图题的时候,问题已经不大了。 第三类:不看原图,靠自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来创作 这类同学就完全掌握了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虽然图画的可能很简单,但是思路清晰,知识点都体现出来了。
老师通过同学们上交的作品,可以较为真实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既节省了课堂上抽查的时间,又能让老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文章分类:
教学科研
|